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规划计划

kss622/2023-00003
财政经贸通知
昆山市人民政府
2023-01-07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山市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昆政办发〔2022〕128号
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昆山市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时间: 2023-01-07 10:38 访问量:
【字体: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

《昆山市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业经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2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山市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2〕50号),促进消费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加快消费市场复苏,充分释放消费需求

(一)持续开展促消费系列活动。制定第三届“双12苏州购物节”昆山狂欢购活动方案,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围绕九大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形成常态化消费促进工作机制,释放消费潜力。鼓励大型商超、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等开展促销活动,打造更多消费场景,进一步活跃消费市场,努力促进消费回补。(责任单位:商务局、财政局、文体广旅局、金融办、人行昆山支行)

(二)全面激活文旅体消费。鼓励国有景区推出门票减免等惠民举措,积极发展假日文旅消费,全力提升居民和游客文旅消费热情。支持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目的地,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等融合业态产品。依托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深入挖掘乡土特色产业,有序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全时段”休闲农旅路线。挖掘体育运动元素,培育发展迷你高尔夫球主题旅游项目,创新体育惠民消费行动,促进体育消费模式升级。培育特色精品旅游民宿。常态化举办长三角路跑联赛、海峡两岸马拉松、海峡两岸中秋灯会等重大品牌活动,丰富文体旅消费内容。鼓励错峰休假和弹性作息。(责任单位:文体广旅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

(三)促进汽车、绿色家电消费回稳复苏。落实好阶段性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汽车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公车采购前置审批,在满足工作需求的条件下,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共机构带头选用新能源汽车,新增或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租赁车辆鼓励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小区按不低于车位总数的30%配建充电桩,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应将充电设施及其配电设施建设纳入其中。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宾馆、医院、商场、换乘停车场、公共及道路停车场等资源,布局经营性充(换)电设施。完善二手车市场主体备案和车辆交易登记管理,落实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取消对符合国五排放标准小型非营运二手车的迁入限制,优化皮卡进城管控措施。加快推动汽车改装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建设,推动汽车改装行业发展规范化、标准化。落实江苏省绿色节能家电阶段性补贴政策。(责任部门:财政局、工信局、公安局、住建局、商务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金融办、人行昆山支行、生态环境局、税务局、创控集团)

二、稳定消费市场预期,增强消费潜能动力

(四)精准施策保市场主体。综合实施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政策。疫情期间,开展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物业租金减免。鼓励银行采用“无还本续贷”、展期等方式对疫情期间持续经营企业实施融资支持,对综合风险池融资企业给予阶段性贷款贴息。生产经营出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职工医保用人单位缴费率(不包含生育保险费率)和个人缴费率之和基础上,降低1个百分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重点行业领域收费情况进行整治,聚焦惠企政策执行情况,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责任单位:财政局、发改委、人社局、住建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金融办、税务局、公积金中心)

(五)落实基本消费品保供稳价机制。做好粮油保供稳价工作,强化成品储备、预警监测、粮源保障,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对疫情期间保障生活物资供应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给予财政补助。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机制,持续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向全市困难群众以及因疫情暂无工作、无收入来源、临时生活发生困难等人员发放一次性特别补贴,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责任单位:发改委、财政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

(六)稳定和扩大就业提升消费能力。落实《苏州市2022年富民增收工作要点》,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深入实施青年创业“逐梦”计划,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推行“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模式,持续提升培训质效。鼓励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吸纳就业,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吸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拓宽农村居民就业增收渠道。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以自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及农房,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稳步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特别是城市工薪阶层、农民工收入水平。完善按要素分配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待遇,丰富居民投资理财渠道。(责任单位:人社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局、人行昆山支行)

(七)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质扩容。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政府采购交易规则,推动政府采购支出向中小微企业进一步倾斜。坚持项目化推进、清单化实施,以“小切口”推动民生服务“大提升”,加强更加优质多样的公共服务供给。建立健全基本生活和照料护理相结合的特困供养机制,确保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有保障、入院支付能承担。构建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和专项救助制度,积极开展“物质+服务”多样化综合救助,兜好民生保障底线。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按照“市区联动、政府组织、共同参与、多方建设”模式,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房源筹集、排查、市场监管等工作。结合实际需求,放宽住房公积金提取和使用条件,支持用于职工租赁住房消费、加装电梯等自住住房改造,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责任单位: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公积金中心)

三、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打造品质消费高地

(八)打造新型消费供给场景。大力培育一批优秀数字电商企业,持续优化电商政策环境,鼓励产业园和企业申报省、市两级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促进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推动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规范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智能化”“无人化”“零接触”等新零售模式,支持智能无人便利店、智能生鲜柜等智能零售终端进社区,鼓励线下实体零售企业建立智慧供应链。支持智慧门店、智慧购物中心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与教育、医疗等行业深度融合,鼓励通信运营企业、互联网企业和行业单位合作创新,聚焦信息消费和数字化治理,推动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文旅、数字文化等“智慧+”消费体系。推动智能技术和设备进社区,配置智能储物柜、社区团购等。(责任单位:商务局、工信局、文体广旅局)

(九)推行绿色消费新时尚。积极促进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升级,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鼓励出租车纯电动化改造,构建公交优先、高效衔接、便捷舒适的绿色低碳出行体系。加大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力度,提高我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引导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证企业“走出去”,对接新零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鼓励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获证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商品包装和流通环节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循环化水平。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引导鼓励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建设。加大可再生能源应用,推进住宅建筑全面建设太阳能光伏设施,挖掘浅地热能建筑应用潜力,推动绿色社区创建。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规范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等二手商品交易和回收利用。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妇联、生态环境局)

(十)培育推动健康养老行业有序发展。全面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服务管理等老年人服务项目建设。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健康体检、康复诊疗、专业护理等多样化健康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二级及以下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儿童、精神、妇产等紧缺型专科医疗机构。加强养老服务品牌建设,积极培育本土品牌,引进高端养老项目,满足多元养老服务需求。鼓励支持养老服务机构、组织连锁品牌运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支持物业企业探索“物业服务+养老服务”模式,推进基层党建助力“社区+物业+养老”工程,在2022年底前建成3个“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示范点。鼓励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大力推广“江苏医惠保”“苏惠保1号”,满足多元化医疗保障需求。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支持家政企业发展“互联网+社区”智慧生活家政服务。(责任单位: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卫健委、医保局)

(十一)加强消费品流通体系建设。修编《昆山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8—2035)》,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内容系统纳入规划,进一步完善城镇商业载体布局。加快建设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培育一批运行高效、服务规范的绿色配送示范企业,大力发展新能源城配车辆。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检验检疫和进口物品全程防疫管理,筑牢疫情外防输入防线。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创建全省农村物流达标县,探索利用乡镇公交客运站叠加快递分拣功能,年内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示范点1个,提升“快递进村”服务水平。支持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快递服务站、智能快递车(机器人、无人机)进社区。(责任单位:发改委、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卫健委、昆山海关、邮政管理局)

(十二)加快高品质消费载体平台建设。聚焦推动现代商业体系科学优化布局、丰富商业业态、提升运营管理,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升商业载体能级,引导商圈分层次、差异化发展,推进重点商圈提档升级,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积极打造示范商圈、示范步行街。高质量推进大渔湾步行街、大西门文旅商业街、正仪老街等一批文旅休闲街区建设。大力招引商贸领域首店业态,提升消费水平和品牌层次。打响“夜享昆山”夜经济品牌,重点建设“一区两点两线”夜间经济集聚区,加快打造品牌夜市。(责任单位:商务局、发改委、住建局、文体广旅局、城投集团)

四、破除消费市场壁垒,优化消费营商环境

(十三)营造更公平消费市场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优化相关证照或证明办理流程手续,营造更优市场准入环境。进一步简化涉企经营审批流程,将物流运输、包装印刷、母婴用品等10个行业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范围。试点将交通运输、商贸超市、旅馆住宿等7个行业涉及的多个许可事项与营业执照“一次申请、并联审批”。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惠企利民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提升高频事项办理服务,建立健全导办帮办代办、政务服务“好差评”等制度,优化建设工程许可,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鼓励消费品产能过剩行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供给和消费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发改委、工信局、交通运输局、文体广旅局、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管局)

(十四)持续加大消费维权力度。以消费流通领域为重点环节,开展消费领域价格专项检查,着力规范线上线下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引导经营者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规范推进投诉信息和监督评价信息公示。聚焦“一日游”、老年游、未成年人保护、文娱市场等重点领域,推进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工作,推动警旅联动机制落地执行。关注直播带货、社区团购、个人信息保护等新型消费业态和模式,健全诉调对接、司法援助、信用惩戒、公益诉讼协作等纠纷化解机制。坚持“城乡相结合、业态全覆盖”原则,进一步完善无理由退货工作机制,纵深推进无理由退货工作。加强民生领域价格和重要节日市场价格监管。有序开展消费环境满意度调查测评工作,量化测评消费环境,加快探索放心消费建设的有效路径。持续加大消费维权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筑牢消费市场健康发展基础。(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文体广旅局)

(十五)加强消费领域执法检查。构建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市场监管体系,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领域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开展互联网、平台经济等领域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对虚假宣传、仿冒混淆、制假售假、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开展服务质量监测,压实生产、流通、仓储、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持续归集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拓宽守信企业正面激励,规范失信行为约束惩戒,推进行业“红黑名单”管理和信用修复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开展信用修复,帮助失信主体及时解除失信约束。(责任单位: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商务局、信用办)

五、夯实消费市场基础,强化政策制度保障

(十六)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制定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商贸领域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构建现代商贸业生态圈。统筹利用现有财政资金,加大对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设立促进消费专项经费,支持消费业态融合创新、繁荣活跃消费市场。落实绿色采购制度,强化绿色采购过程指导,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政策,提高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市场份额。因地制宜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城乡居民购买使用绿色低碳产品。落实好消费品进口关税优惠、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持续合理降低消费者税费负担。(责任单位:财政局、发改委、商务局、昆山海关、税务局)

(十七)清理规范居民生活消费。进一步清理规范交通物流、供水供电供气、中介机构等居民生活消费密切相关行业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持续推进省清理转供电环节收费要求,加强转供电环节收费行为监管。免征市场监管部门收取的省内医院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收费,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的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和监督检验收费。落实水资源费优惠政策,对水资源费省级部分按80%收取。(责任单位:发改委、水务局、市场监管局、供电公司)

(十八)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和政府性融资担保、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措施,加大对普惠小微主体的金融支持,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市场主体,不盲目惜贷、抽贷、压贷、断贷。深入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资金压力。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优化消费信贷服务,提高消费信贷可得性和普惠性;围绕重点领域,提供个性化金融产品,支持新型业态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提供信贷支持,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强化对农村商贸流通和居民消费的金融支持。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消费领域保险产品。(责任单位:金融办、人行昆山支行、银保监昆山监管组)

(十九)强化用地用房保障。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和差别化供地机制,保障消费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创新优质产业空间供给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土地混合利用。支持合理利用存量厂房、闲置土地或其他特定空间,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区域销售中心的引进力度。文旅和体育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加大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对文旅和体育建设新增用地需求的支持力度。鼓励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合理规划物流用地,切实保障重点物流园区用地需求,鼓励通过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方式为快递物流企业提供土地。支持乡村旅游、等级旅游民宿、户外运动营地及相关基础设施融合集聚建设。(责任单位:资源规划局、住建局、商务局、文体广旅局)

(二十)强化部门协同。市发改委、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强化工作落实,全力打造有利于消费潜力释放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市统计局要探索建立健全服务消费统计监测体系,更加全面反映消费发展情况。(责任单位:发改委、财政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统计局)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