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期本站会同部分区镇监测,当前多种蔬菜害虫并发为害,主要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蓟马等。各区镇要根据蔬菜实际种植情况,加强虫情调查,做好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工作,保障蔬菜安全生产。
1发生情况
1.1甜菜夜蛾:据本站张浦点性诱观察,7月24-8月24日平均单盆累计诱蛾99.5头,蛾量较去年同期311头减少211.5头,蛾峰出现在8月9日-16日,共诱蛾74.5头,其中8月13日高峰日,诱蛾13.0头。另据本站8月23日在高新区、张浦镇豆类、十字花科等蔬菜上调查,甜菜夜蛾发生普遍,部分田块危害偏重,其中大棚豇豆(初花期)有虫、卵株率为59.0%,平均百株虫量249.2头,低龄幼虫占89.5%,百株卵量3.3块。随着田间虫、卵量不断累积,为害将加重,必须引起重视。
1.2斜纹夜蛾:据本站张浦点性诱观察,7月24-8月24平均单盆累计诱蛾13.0头;蛾量较去年同期53头减少40头,无明显蛾峰。另据本站8月23日在高新区、张浦镇豆类、露天芋艿等蔬菜上调查,斜纹夜蛾发生普遍,部分田块危害偏重,其中露天芋艿有虫株率为3.0%,平均百株虫量223头,低龄幼虫占100.0%。随着田间虫、卵量不断累积,为害将进一步加重,须引起重视。
1.3烟粉虱:据本站8月23日在高新区、张浦等区镇调查,烟粉虱发生普遍,大棚豇豆(开花期)叶害率达95.2%,百复叶虫量769.8头;大棚豇豆(苗期)叶害率40%,百复叶虫量143.3头;大棚茄子(初花期)叶害率53.3%,百叶虫量140.0头;大棚辣椒(结果期)叶害率20.0%,百叶虫量30.8头。
1.4蓟马:据本站8月23日在高新区、张浦等区镇调查,大棚茄子有虫花率50.0%,百花虫量70头;大棚辣椒有虫花率13.9%、百花虫量16.7头。
2防治意见
各基地及菜农请根据当地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及作物生育状况开展科学防治,确保蔬菜生产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2.1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主要查治十字花科、豆科、茄科等蔬菜和玉米,防治上一是结合农事操作,人工摘除带卵叶片及低龄幼虫聚集较多的叶片,减少发生基数;十字花科蔬菜换茬时,及时深耕灭蛹或利用换茬的间隙,进行高温闷棚,减少虫源。二是性诱剂诱杀成虫。三是通过监测抓住害虫低龄幼虫期进行药剂防治,以后间隔6-8天视虫情再防治1次。药剂可交替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或1.6-3.2万IU/毫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BT)或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喷雾防治。发生严重的田块,间隔6~8天开展第2次防治,对于错失防治适期,田间虫龄偏高的田块,可交替选用150克/升茚虫威悬浮剂或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喷雾防治。
2.2烟粉虱:保护地栽培应及时清理棚室内外的杂草及残枝;棚室入口用防虫网密封,防止害虫进入;合理轮作换茬,优先种植其不愿取食的芹菜、芫荽、蒜黄等蔬菜,避免豇豆、茄子、番茄、黄瓜、油菜、白菜等混作,以免相互传播,加重危害。针对茄果类、瓜类及叶菜类等蔬菜,虫害发生时可悬挂黄板进行诱杀。药剂防治可交替使用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或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或10%吡虫啉可湿粉或20%啶虫脒可溶液剂均匀喷雾,尤其是叶背的喷雾要到位,以提高用药质量和效果。如发生情况偏重,隔5-7天再防治1次。
2.3蓟马:针对茄果类、瓜类等蔬菜,虫害发生时可悬挂蓝板进行诱杀。药剂防治可交替使用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10%多杀霉素悬浮剂。因蓟马喜欢为害花朵并喜在叶背面取食,施药时注意对花朵和叶背面的喷施。
3注意事项
3.1积极推广应用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控措施,同时要做好药剂的交替使用。
3.2“三品”认证基地应严格按照产品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
3.3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及其复配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严格执行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3.4防治结束后,须将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收回,以保障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