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最新专题 / 鹿小军”讲退役军人故事 / 退役军人故事分享

张爱学:站好南疆边防岗,做细社区“针线活”

时间: 2022-11-21 10:17 来源: 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访问量:
【字体:

清秀的外表、礼貌的谈吐,若不是胸前闪耀光辉的党徽,张爱学看上去只是一名平凡无奇的80后青年。3年军旅生涯,将一块精钢千锤百炼,化为守护家乡社区幸福生活的绕指柔肠。

投笔从戎远赴边疆

1981年出生在张浦镇吴加村的张爱学,是土生土长的昆山本地人,这位从小体格瘦削的农村男孩,却意外地充满体育天赋,对各种运动都能手到擒来。在张浦乡间的广阔天地里,他奔跑跳跃、上树下河,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逃离“舒适区”

追寻外公的脚步

2002年10月,一个冬雷般的消息震动了吴加村,张爱学通过了刚刚结束的冬季征兵体检,成为了张浦镇上一名光荣的新兵!

正当张爱学踌躇满志时,身边的一些朋友对他的决定表示不理解。张爱学学历不低,并已进入台企工作,当时的台企收入稳定,是人人羡慕的“金饭碗”,放着那么好的工作不做,要去军营里吃苦头?

对于这样的疑问,张爱学有着坚定的解释。他认为,自己年纪轻轻,不应该总是待在舒适的环境里,像一只泡在温水里的青蛙,他梦想着挥洒汗水,寻找青春的价值。而且,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位英雄的背影,那是他追逐的目标——张爱学的外公是一位抗美援朝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志愿军,从小听着外公的故事,张爱学认定:军绿是世界上最美的颜色,军营是锻造男子汉最好的熔炉。

怀揣着壮志与气魄,张爱学登上了那辆开往远方的火车。

从江南到云南

“新兵蛋子”到“文武双全”

火车加汽车,三天两夜的行程,终于把张爱学送到了距离家乡2000公里外的云南,在防守中国与越南边境的77318部队71分队,张爱学开始了枯燥而艰苦的新兵训练。他这样回忆营房的艰苦:“60年代修的旧房子,我们睡的床是几方红砖和一块木板垒起来的,伙食装在洗脸的面盆里,每餐只有3分钟的时间。”在做匍匐前进与滑行冲锋的训练中,张爱学磨破了大腿上的皮肤,裤管被鲜血紧紧黏住,脱都脱不下来;他还终于遇到一个令自己头痛的体育项目——单双杠,在与器械的无数次亲密接触中,他的掌心布满血泡。

然而,少年壮志不言愁。

渐渐地,张爱学挺了过来了,他征服了这些枯燥的磨炼,正如征服了单双杠。他的目光开始看向更远的地方,他感慨于云南那些神秘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动于边疆军民亲如一家的鱼水情。他明白,正是自己的辛苦与付出,守护着身后960万平方公里的繁华与和平。

2003年9月之后,作为当时军区里第一名大学生兵,张爱学找到了更适合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文书与军械员,由于他精通电脑、军事理论优秀,办事雷厉风行,经常能把未来的工作提前安排到位,因而深得上级的器重、战友的信任。那年12月,他还担任了连队里班长的职务,一群堪托生死的好伙伴在他身边聚集了起来。

连队的骄傲:

罕见的义务兵党员

张爱学的身上还承载着连队的一项重要荣誉——他是连队近几年来唯一一名义务兵期间就入党的党员,2003年7月,张爱学许下光荣的誓词,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他处处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在各项工作中充当先锋模范。

张爱学所在的部队除了边防任务,还要参与后勤生产,他们在驻扎地开辟了鱼塘,时值冬天,鱼塘里需要下鱼苗,寒冷的天气里,战士们望着冰冷的塘水也会心里犯怵。当时,一同参与的劳动的张爱学却没有多想,第一个跳入水中,一名排长见状,便高呼:“连文书都下水了,你们都还在等什么?”战士们一听,便争先恐后涌入水中,工作顺利开展了起来。

某次,因边民群众生火时操作不慎,张爱学部队附近的边防阵地上发生严重火灾,更危险的是,阵地不远处,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留下的雷区,雷区虽已经过排雷,但并不能确保100%的地雷排除率,一旦火势烧到雷区,后果不堪设想。张爱学与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用两天两夜的时间,终于控制住火势。然而,若不清查火苗火源,火灾恐有复燃的隐患,望着躺在猫耳洞里歇息的战友,他们面额焦黑、气喘吁吁,张爱学把休息的时间留给了他们,把辛苦而危险的任务,扛到了自己一人肩上。

心系故里携梦返乡

2004年末,张爱学服役期满,临别前夕,上级领导对他百般挽留:“像你这样有能力、有文化、有信仰的青年军人,留在部队里,前途无量!”

但张爱学已经把一份建设家乡的梦想装进了行囊,他认为,在他离去的这3年,故乡昆山已经踏上了现代化发展的高速轨道,风起云涌的时代里,他要把部队里磨练出来的本事奉献给家乡。

部队的惯例,退伍前夕的军人在临走前两周里,都是休息状态。而张爱学一直坚守在他的文员岗位上,直到火车出发之前的几个小时。他只给了自己半天的休假。

那些

部队教会我的事

回忆起军营生活这三年,张爱学认为自己收获满满。他的意志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艰苦环境下逼出来的那份吃苦耐劳精神,让他无比适应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他为人处世的方法变成了典型的“军人哲学”——坐言起行、直截了当,说了就要做到,做了就做最好;他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批出生入死的战友,至今和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让他看到,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原子,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珍惜和维系。曾经一起度过的岁月,化为甘醇的回忆,在今后的岁月里,为张爱学的继续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退伍第一战:

助力张浦城市化

2005年5月,张爱学正式参加工作。当时,张浦镇正处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建设历史进程中,张爱学投身于周巷地区动迁改造工作中,在动迁指挥部一干两年;2008年6月,张浦镇成立新城区建设改造指挥部,张爱学又加入其中,负责大直地区动迁改造工作;一年后,张爱学担任张浦镇动迁公司总经理助手,并兼任吴加村团支部书记。那些年里,他在边防之外的第二条战线里站好排头兵的岗位,积累了城市建设、改造、管理方面丰富的经验,学习并思考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方法。

扎根社区青春无悔

2013年,张爱学接到组织上交给他的一项新任务:到新吴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新吴社区位于张浦镇新老镇区交汇的中心区域,占地0.88平方公里,辖三个小区、15000名居民,小区多沿街铺面、车位紧张,在张爱学赴任之前,社区建设管理的现状并不理想。一位边疆扛枪回来的“大头兵”,能否做好社区里那些繁琐细碎的“针线活”呢?

抓小节:

解决百姓心头事

外人看来,社区的日常管理,每一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社区书记张爱学而言,老百姓的事,每一件都是天大的事。

他就任之后,通过居民议事会牵头建设部门,为社区增添了800余座停车位,这些见缝插针式设计的车位,既解了社区“停车难”的燃眉之急,又不破坏现有的绿化环境;他听取群众意见,对沿街店面的油污问题下重拳进行清洁整顿,把镇容卫生与健康安全还给了社区;他对三个小区的沿河护栏进行修整翻新,将安全事故的隐患彻底扼杀;他每年组织安排至少三次大型文艺汇演,为老人们建立活动中心,让文化艺术与正能量走进社区。

布大局:

开创特色工作法

一手抓具体问题,一手抓谋篇布局。在新吴社区,张爱学结合社区实际现状,打造“新吴风.党群情”党建服务品牌,推出独创的“2+2+7”工作法,即推行“一线工作法”与“六情工作法”,完成主体共建与资源共建,并打造为老、义工、服务、敬业、慈善、创业、学习“七彩先锋岗”,把社区志愿者与党员的力量有机整合,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工作中。

战疫情:

以身作则挡前排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至。“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军人的誓言回荡在张爱学心中,他昂首直面这场硬仗。

小年夜接到了疫情防控旨令,大年夜,围绕在张爱学身边的不是家人,而是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我宣布,从现在起,我已经在我自己和我的家人之间树起了隔离区。”他用军人独特的冷幽默激励着他的战友们。接下来的日子里,社区居民排查、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张贴隔离提醒告知单……一件件工作牵动他的身影不停在三个小区间徘徊,他带头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对住宅与商户展开了全覆盖宣传、拉网式排摸;号召全体党员、志愿者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疫情防控健康申报点;在居民小区设置疫情防控检查点;组建“防控应急”、“排查管控”、“自治守护”三支队伍,严格把控过往人员及车辆,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查;同时带队社区工作人员到小区内对未戴口罩外出、集聚行为进行劝导,组织志愿者形成移动“小喇叭”,铺天盖地营造疫情防控宣传氛围,确保居民人人周知、人人重视,构筑起了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社区防疫工作马虎不得,负重前行是我的天职,主动靠前我理所应当。”这场战役的五十多个日日夜夜,张爱学把妻儿留在村里的老家,自己每天在镇上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睡六个小时,“没有生活和享受,就像住旅馆一样”。他把其它时间全部投入到卡口值守、小区巡查、网格化入户等等各项工作中,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泡面和便宜零食,那是他最快补充体能的方式,最忙的时候,他甚至连拧开保温杯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一份不变的初心,让张爱学“超长待机”,他用部队高强度训练下煅造出的钢铁意志,完美诠释那句入党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社区的天空之上,撑起一把值得信赖的防疫保护伞。

后记:我和我的五个社区梦

每个人都希望能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和家人一起烧一桌好饭、打一局牌,张爱学坦言,自从进了新吴社区后,自己很少享受这种休闲生活。“因为我的每一刻都必须处在临战状态,我不能让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快乐,凌驾于社区一万五千人、三千多个家庭的需求之上。”

远眺未来,那副斯文的眼镜背后,张爱学的目光中洋溢希望的炽热,他还有五个关于社区的梦想,他正走在追梦的路上:他希望把基层党建工作的“软任务”变成“硬指标”,解决一批民生问题;把行动支部建设在服务第一线上,锤炼一支坚强队伍;把民主自治理念树立起来,搭建一个信息化平台;把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起来,孕育一方先进文化;把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深化一个服务品牌。

当陆军战士骄傲的绿,遇见共产党员风采的红,军营里少了一位好班长,社区里多了一名当家人。张爱学用他的青春奉献,证明了一位优秀战士的初心、责任与梦想,在任何岗位上,都能闪出金子般的光芒。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