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政策解读

ksshqjjkfqglwyh/2021-00051
综合政务意见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1-12-14
关于《花桥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关于《花桥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解读

时间: 2021-12-14 09:37 访问量:
【字体:

序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花桥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任务的重要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昆山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扛起“急先锋”担当,确立“桥头堡”地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先行区的关键五年。

根据《中共昆山市委关于制定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实施《花桥经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回顾“十三五”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50亿元台阶,占全市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45亿元台阶,占全市11.1%。服务业增加值达292.1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3.2%。引进时空电动等近百家总部企业,京东广臻等170余家电商企业,中金数据等120余家大数据企业。荣获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综合评价第一名,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2.5%。创新创业载体突破75万平方米,拥有复旦科技园、西交大花桥创新中心等高质量创新平台21个。累计引育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才25名,省“双创”人才20名,褚君浩院士获评昆山“头雁人才”。

(三)同城效应呈现新气象。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无缝对接的苏昆沪S1线花桥段加快推进。沪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中心、可可空间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成功落户。昆山复旦科技园、花桥跨国联合创新空间等创新载体顺利投运。深化“安花白”城镇圈建设,完成新东路地区、金三角等区域综合整治。

(四)功能品质实现新提升。编制《老镇区城市更新实施导则》,高标准推进老镇区城市更新。拆除违法建设超171万平方米,新改建公厕14个、标准化改造农贸市场3个。优良天数比例比“十二五”期末提高14个百分点。全面剿灭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河道。绿化总面积近1800万平方米、覆盖率达40%。全面消除风险隐患69953处、坚决关停安全环保突出隐患企业388家。获评江苏省第三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

(五)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保持在1.5%以内。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投运花桥高级中学等学校12所,新增学位6120个。花桥人民医院成功转型为昆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投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文体中心等阵地。

“十四五”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强富美高”总目标,把握“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总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昆山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战略部署,以打造“两港三城”明晰发展路径,持续增强沪苏“桥头堡”磁性引力,努力把不可多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不可替代的发展胜势,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先行区。

基本原则

坚持开放赋能。主动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以开放促改革、增动力。加强与周边板块、先进园区规划统筹、协同发展。依托海峡两岸(昆山)商贸示范区,深化对台融合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优质增量的持续引入推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激发人才科创活力,引导各类主体开展针对性和持续性创新。

坚持品质引领。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持民生优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加快构建精准聚焦、运行高效的民生保障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研发产业和高端制造“3+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两港三城的功能和形态基本具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大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服务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同步增长。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3.5%;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30家,创新创业载体突破100万平方米;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到5亿美元以上;全域智慧治理体系系统集成,城市精细化管理达标率100%;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到92%;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39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面建成;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动率下降6.5%。

展望未来,以2020年为基数,争取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实现翻一番的基础上,奋力冲刺1000亿元大关,产业体系更加鲜明,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实现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临沪“桥头堡”优势更加凸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城市先行区全面建成。国际商务港全面深度融入沪台经济体系,国际创新港成为创新创业人才的首选地,国际未来城成为时尚青年汇聚的活力城,国际生态城成为生产生活绿色的样板区,国际幸福城成为民生福祉厚实的幸福地。

空间布局

坚持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宜居宜业,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规划形成“一核双轴三区”的城市空间布局。

“一核”引领,就是主城区要以花桥站为核心,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功能,提高经济密度,植入新经济业态,营造新消费场景,高标准建设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加快核心产业和要素集聚,着力打造“沪苏昆”城市会客厅。

“双轴”串联,就是沿上海轨交11号线和苏州S1线布局各类高端研发孵化平台、高端制造企业,着力打造沪苏联动创新轴;聚焦沿沪大道沿线,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能级,强化与上海的产业融合、功能配套,着力打造沿沪协同发展轴。

“三区”联动,北部湿地公园生态区,以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完善城市生态绿肺功能,统筹布局现代农业发展,擦亮天福文化名片,挖掘花桥人文精髓,让千年农耕文明与现代农业实景交相辉映。中部智能制造创新区,推广顺扬•智汇谷模式,坚持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加快存量工业用地更新,改造升级老旧工业园区,承接上海、苏州外溢优质资源,做强高端制造产业,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加快形成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研发产业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进地铁花桥站周边城市综合服务板块开发,加速集聚更多优质教育、医疗、文化资源,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产业规划

着力构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研发产业和高端制造协同发展的“3+1”产业格局,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千亿级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坚持招大引强与本土培育相结合,重点培育新经济、物贸型、研发型三大特色总部,聚力打造花桥总部经济新优势。打造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做强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部署服务链,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千亿级研发产业集群,围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产业链部署服务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高端制造业集群,实施高端制造“倍增计划”,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引导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重点任务

(一)深化临沪对台优势,协同建设国际商务港

1.全面对接融入上海。一是深化与上海的产业协同,二是融入上海科创协同体系,三是增强沪苏同城化水平。

2.深化对台融合发展。一是加强对台产业融合,二是促进对台深度交流,三是增进台胞台企福祉。

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二是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三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二)激发人才科创活力,聚力建设国际创新港

1.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一是加快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二是优化人才科创服务体系。

2.夯实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一是加快建设产业技术攻关平台,二是构建全链条孵化平台体系。

3.加快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一是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二是精准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

4.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一是打通创新成果转化通道,二是完善全天候创新支撑体系。

(三)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加快建设国际未来城

1.建设精细精致的现代城市。一是提升城市品质形象,二是构建现代交通体系,三是深化基层社会治理。

2.建设泛在互联的数字城市。一是推动网络设施更加健全,二是推动数据共享更加高效,三是推动管理服务更加优质。

3.建设国际时尚的青年城市。一是完善青年城市功能配套,二是构建青年城市服务体系。

4.建设智慧韧性的安全城市。一是打造新型智慧城市,二是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三是构建高效应急体系。

(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建设国际生态城

1.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一是强化生态安全管控,二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三是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2.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一是打造蓝天城市,二是打造碧水城市,三是打造净土城市。

3.全方位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一是健全完善城市公园体系,二是推动人居环境明显提升,三是强化生态环保责任落实。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建设国际幸福城

1.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加快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二是着力提升集体资产管理水平。

2.持续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提供更加充分的养老服务供给,四是加强人口服务和管理,五是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3.切实加快富民增收步伐。一是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一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倡导城市文明新风,三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