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公开领域 / 政府常务会议

kss622/2022-00053
科教文卫通知
昆山市人民政府
2022-06-30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昆政办发〔2022〕47号
有效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昆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时间: 2022-06-30 15:16 访问量:
【字体:

昆山开发区、昆山高新区、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昆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业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6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昆山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苏政发〔2021〕80号)《苏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苏府办〔2021〕272号)和《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昆政发〔2021〕1号)精神,立足昆山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时期,昆山围绕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的目标,坚持“群众体育是根本”的基本原则,全面建成“15分钟体育生活圈”,不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6%,《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体群字〔2003〕69号)合格人数达到96.7%,健康素质位居全国前列,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全民健身设施持续优化。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体育场地4170个,其中体育公园24个,游泳场馆73个,健身步道127条(496公里),足球场地231个,篮球场地724个(1322片),门球场地94个(145片),羽毛球场地65个(200片),健身点(健身路径)1303个(1466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97平方米。全民健身组织基本覆盖。全市共有1家市级体育总会,11家区镇体育总会,49家市级单项体育协会,79家区镇单项体育协会,63家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打造三大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十大城市业余联赛,广泛开展了一批面向群众、参与性强、普及面广、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全市年均举办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超500项次、5000场次,直接参与人数超过18万人次。全民健身指导更趋完善。全市建成县级以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12个,实现所有区镇全覆盖。千人拥有社会指导员达到4.7人以上,位于全省前列。全民健身服务稳步提升。体育公益彩票五年累计发行39.12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3.09亿元。2020年,体育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达到15921家,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9亿元,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72.99亿元,占GDP总量的1.7%,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200元。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相继发布,使全民健身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更加清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昆山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市民健康观念逐步升级,健身消费能力显著增强,运动健身全民化趋势明显。

当前,昆山正聚力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争当“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先行军排头兵,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昆山打造“四个之城”的目标任务紧密相关,也是构建现代化新图景的应有之义。同时,老龄化加速、居民健身心理行为的变化、社会多元化、数字化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区域一体化发展、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更要求全民健身工作不断创新思路和模式。目前,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还存在场地设施布局不均衡、利用不充分;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影响力有限、创新度不足;体育社会组织业务能力不强,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全民健身工作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展不够,缺乏适应新阶段的科学评价机制等诸多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全民健身工作迫切需要从追求规模、速度向均结构、优体验、讲效果、树品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冬奥精神的科学内涵以及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体育强国、体育强省建设部署要求,聚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加快建设体育强市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推进服务体系、赛事活动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县域示范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发展新格局,全民健身发展水平稳居全省前列和国内先进水平。

(二)目标任务

把全民健身融入“健康中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建设大格局中统筹谋划,以推进“10分钟文体生活圈”建设为抓手,以加强体育与教育、卫生、文旅、养老、科技等领域融合发展为路径,充分发挥和释放全民健身在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展示城市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全力创建成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

——城乡居民健康素质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提升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形成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的良好社会风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9%,国民体质测试合格率常年保持97%以上。

——居民健身参与便利度进一步提高。加快推进实施区镇新“四个一”工程,加大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共享,全面建成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城乡一体化“10分钟文体生活圈”。力争到2025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上。

——居民健身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建成覆盖市镇两级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便民、便捷、便利的健身科学指导服务。力争到2025年底,创建1个国家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每年开展1次全市国民体质监测,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6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和服务质量持续提升。

——体育社会组织活跃度进一步提高。优化现有体育社会组织体系结构,逐步建成架构清晰、布局合理、大项齐全、服务多元、类型多样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积极参与跨区域一体化工作。

——体育产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推动体育产业和教育、卫生、文旅、养老等行业融合发展,加大优质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20亿,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600元。

——全民健身在城市治理方面价值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和释放全民健身在健康促进、市民全面发展、社会联系、文化传承、社区治理、经济发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城市营销等方面的多元价值功能,用运动开出越来越多的社会处方。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1.促进设施提质增效。按照《江苏省“十四五”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整体解决方案》(苏发改社会发〔2021〕990号),对照《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标准》(DGJ32/TJ224—2017),依法依规、共建共享、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扶持体育与文化、养老、医疗等公共设施共享联动的复合型设施建设,积极拓展“百姓健身房”、“口袋健身公园”等各类体育健身新空间。新建居住区要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公共健身设施,纳入施工图纸审查,验收未达标不得交付使用。五年内,建成昆山足球场,改扩建昆山市民活动中心,新建足球场地不少于20片,其他各类场地不少于120片。新建学校的体育场馆全面向社会开放,推动其他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序有效开放。出台《昆山市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对社会力量投资、建设、运营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扶持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构建政府引导、多主体参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共建共享新格局。

2.合理优化设施布局。系统优化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布局。建设“昆山之链(恋)”慢行系统,通过贯通步行、跑步、骑行、游船等慢行线路,合理布局文化体育设施。五年内,新建、改建7个体育公园、119公里健身步道,满足城乡居民日常就近健身需求。推动基层体育设施优化升级,推进社区(村)多功能运动场建设,优化健身路径设置。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和农村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程,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均衡发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康复设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提供均等化服务的水平。合理调整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设施器材标准,在配备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配备适合学龄前儿童大动作发展和身体锻炼的设备设施。

3.提升管护服务能力。实施全民健身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推进各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改造和智慧升级,提高健身场地设施集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实施公共体育场馆信息化建设改造升级,提供健身指导、设施管理、赛事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等智慧服务,及时了解公众的服务需求和评价反馈,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全民健身服务新模式。强化场地器材管理,完善昆山市全民健身设施服务平台的功能,对全市室外的全民健身设施实现精准定位、线上报修、维修反馈等全过程监管。五年内,对达到安全使用年限的室外全民健身器材完成一轮更换。提升全民健身设施智慧化管护水平,确保全民健身设施安全规范使用。

(二)完善体育社会组织运行机制

4.加快社会组织培育。优化覆盖城乡的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充分发挥体育总会作用,大力发展“三大球”运动项目社团,重点推动足球项目推广普及,五年内,新增省级以上足球学校不少于5个。引导、培育和扶持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农民等群体的健康发展,鼓励扶持学校成立各种类型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体教联动、提高体育课质量、开展业余训练、举办赛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参与跨区域一体化体育社会组织活动,重点依托环淀山湖体育联盟、长三角一体化全民健身示范区联盟等平台,加强长三角全民健身工作联动。

5.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各区镇体育协会按照《苏州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苏发改社〔2022〕10号)要求开展活动。探索体育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建模式,在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承办、培训、交流、项目普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体育社团规范化、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各类体育社团经验交流,并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方面的支持。推进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和第三方评价,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单项体育协会的主要评价指标,力争到2025年,市级体育协会3A级达到10家以上、4A级达到8家以上、5A级达到3家以上。

6.激励社会组织发展。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力度,完善体育公共服务激励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购买项目重点,梳理购买项目清单,加强过程跟踪监管和结果绩效评价。支持体育社会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积极合作,联合开展各类项目,共同推进全民健康和社区治理,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组织孵化机制。

(三)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

7.丰富群众赛事活动供给。精心办好海峡两岸(昆山)马拉松、中国(昆山)户外节等重大品牌赛事活动。因地制宜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持续举办国际徒步大会、绿色骑行大会、城市业余联赛等覆盖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赛事活动。积极培育社区运动会、农村趣味运动会、台企运动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大力发展健身走(跑)、武术、自行车、门球、广场舞等群众参与度高、具有本土特色的健身休闲项目。支持举办路跑、迷你高球、户外运动、电子竞技等具有前沿、时尚、消费引领特征的群众性赛事活动。

8.拓展群众赛事活动模式。依托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组织模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模式。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赛激励机制,大力推进体育运动与其他类型的市民活动的合办联办。探索区域一体化全民健身赛事协同发展新模式和长三角城市联合打造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

9.提升赛事活动管理水平。推广国家运动项目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加快完善赛事管理制度,健全标准规范,强化安全责任,树立底线思维,确保每个关键环节都要有清晰、明确、具体可行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规范、过程监督管理和价值评估工作,探索建立标准化赛事质量体系,推动赛事活动品牌化、规范化发展。

(四)打造科学高效的健身指导服务

10.构建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体系。依托现有大型体育场馆、卫生机构,探索向市民提供包括运动场地、体质体征监测、运动能力评估、科学健身指导、运动处方、运动技能培训、慢性疾病运动干预等一站式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依托中小型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区体育场地,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咨询、测评评估、健身指导等基础型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依托苏州市运动促进健康大数据平台,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逐步建立居民健身数据档案。通过举办讲座、播放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提高城乡居民的科学健身素养。组织开展“你点我送”菜单式、个性化、精准化健康服务,依托社区指导居民科学开展健身活动。

11.加强科学健身指导队伍建设。聘请和引入更多专家教授加入科学健身指导专家团队,开展科学健身指导项目培训。培养一支运动健康师队伍,以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及站点为服务阵地,为市民提供健身科学指导。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规模,不断提高指导服务率和上岗率,保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引导优秀现役及退役运动员、职业队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体育科研人员、健身俱乐部教练、民间健身达人等各类人士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大社会体育志愿者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技能的展示交流活动,树立志愿服务骨干典型,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特色项目和品牌。

(五)推进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创新

12.深化体教融合。制定并落实《关于加强昆山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设立5个及以上青少年体育训练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布局6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加强青少年社区运动空间建设,构建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青少年体育活动体系。完善体育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体教融合发展。逐步拓宽畅通青少年体育运动员升学渠道,探索“市队校办”向高中阶段延伸的实施路径。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促进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养成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习惯。依托现有体育设施建设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以青少年近视、肥胖等问题为抓手开展体育运动干预,在双休双假期间,向青少年提供体育夏令营、体育赛事活动和科学健身讲座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配送项目。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型社区和儿童友好型公园。

13.促进体卫融合。建立健全体卫融合会商联动机制,推动建立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建设一批“健康小屋”、“健康驿站”,鼓励体质监测机构与体检机构融合发展,推动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数据共享,探索体卫一体化的诊疗系统、疾病管理与运动干预的服务系统,增强公共健康服务合力,争创江苏省级运动促进健康中心。鼓励积极参加各级体卫融合专业培训,开展运动处方师、运动健康师培训,培养一批会开运动处方的医生和一批能指导各类疾病患者进行运动干预和康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14.促进体旅融合。依托昆山旅游资源优势,开拓“以体促旅”新模式,优化运动休闲、赛事表演、水乡户外、康体疗养等体育旅游产品体系,积极培育城市森林公园、开发区体育公园、周市体育公园、淀山湖乐营国际营地等一批体育休闲示范基地,推广自行车、迷你高球、冰雪、皮划艇、飞盘等一批户外时尚体育旅游产品,打造周庄骑游之旅等一批与旅游资源深度结合,有影响力、知名度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加快培育建设周庄迷你高球体育小镇,打造融迷高文化、运动推广、赛事科技、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于一体的“迷高”运动产业链。鼓励各类体育赛事与节庆、展览等大型活动相互融合,提升综合价值和吸引力,发挥体育旅游在昆山建设江南特质文化旅游名城中的作用。

(六)推进全民健身消费升级

15.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成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引导多威、迈橙等体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发展,加快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职业体育、体育经纪、体育广告、体育旅游等体育服务业,形成一批群众喜爱、市场需要的体育消费品牌,提升体育产业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中的比重和贡献值。打造公园夜跑、三对三街头篮球赛等夜间体育消费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新兴业态发展。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利用废旧厂房、库房和商业、文化等附属用房向都市运动休闲综合体转变,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七)扩大全民健身文化影响力

16.广泛开展体育文化交流。充分挖掘昆山体育文化内涵,加强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保护和推广,重视对武术、龙舟、棋牌等传统项目的文化挖掘和活化传承,做好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石锁”的传承传播,继续创建一批体育类非遗项目,注入群众体育精神新的元素。积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挖掘和讲述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故事,推动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推动具有昆山特色的体育运动“走出去”,积极进行对外体育交往,深化环淀山湖、长三角、海峡两岸体育交流与合作,让昆山体育文化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具体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作为,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推动各成员单位积极主动融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各区镇要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和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将全民健身工作列入年度民生工程、实事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等,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管理、服务水平。

(二)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政策保障

加强文体广旅和教育、民政、资规、农业农村、卫生等部门协作,完善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化全民健身领域“放管服”改革,强化政府部门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体育社团的管理服务。统筹规划全民健身设施用地,将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年度土地利用规划,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手续。推动全民健身与教育、文化、卫生、养老、旅游、乡村等事业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

(三)拓宽投入渠道,强化经费保障

围绕群众持续关注的“去哪儿健身”和“怎样健身”的问题,保障对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建设的财政投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贴的配套措施,继续执行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相关补贴政策,进一步规范补贴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投入、资助或捐赠。

(四)筑牢底线意识,强化安全保障

落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化解和管控制度,加强对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安全运行监管和检查,确保场馆设施开放服务达到疫情防控、应急、疏散和消防等相关要求。建立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防范、应急保障机制,落实重大赛事活动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和要求,保障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文明、有序开展。

(五)健全绩效评估,提升发展质量

将全民健身绩效评价指标纳入对相关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增强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