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下午,市长陈丽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传达落实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六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听取关于养老场所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审议《昆山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昆山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昆山市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昆山市贯彻落实〈推进上海与苏州深化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安排〉方案》。
会议议定以下意见:
一、传达落实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六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听取关于养老场所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
(一)会议传达落实了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六化”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听取了养老场所“六化”建设相关情况。会议指出,“六化”是抓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方法论,特别是岁末年初,风险交织叠加、形势更为严峻,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二)要一如既往抓好“六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苏州最新部署要求,以解剖麻雀的精细和钉钉子的精神,逐条逐项抓落实,对标对表作示范,加大消防安全“三件套”以及电动自行车停车充电“新三件套”推广使用力度,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市安委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精心选取点位,认真筹备好安全生产“六化”工作现场会,推动工作落实走在前、做示范。“三件套”“新三件套”涉及到的牵头部门,要逐一制定推广应用的实施办法,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要一着不让抓好风险防范。按照“不能平均用力”等要求,聚焦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以及新兴行业领域和职责交叉领域,扎实推进今冬明春“百日攻坚”行动,全力做好低温寒潮、雨雪冰冻、大风大雾等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三)要一以贯之抓好社会稳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主动排摸、精准感知、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用心用情、落实落细昆城暖“新”八项举措,结合“温暖+1℃”民生实事项目,持续提升公共服务的温度,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住建局会相关部门组建工作专班、配齐工作人员,根据上级“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的部署要求,针对城市管理的堵点难点问题,结合昆山实际,按照堵疏结合、分类施策原则,加强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彰显昆山在社会综合治理领域的先行示范作用。
(四)要一丝不苟抓好养老场所安全。紧盯消防、燃气、电气、食品、既有建筑等重点领域,加强隐患排查、风险防范、安全宣教和应急演练。特别是要以“自主管理模块”等数字化应用为抓手,压实主体责任,加快推进“综合查一次”、分级分类监管等先行先试措施,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养老环境。
二、审议《昆山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一)原则同意《昆山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由市发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意见,按程序发文实施。
(二)要顺势而为促发展。紧紧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长三角低空飞行器先进制造中心”目标定位,抢抓苏州纳入中央空管委eVTOL试点城市的机遇,率先推动低空经济突破起势、加速成势。
(三)要立足特色抓推进。强化链主型企业牵引,用好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平台载体,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政策赋能,撬动头部基金领投加持,不断完善低空经济生态圈。同时要前瞻谋划通用机场起降点规划建设,强化场景牵引作用,在物流配送、载人飞行、旅游消费、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努力实现更多“首例”“首条”“首飞”。
(四)要凝聚合力强落实。成立由王昊副市长、钱许东副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完善定期调度、跟踪督办、信息宣传各项工作机制,发挥好部门的指导督促、板块的主导推进和市属国企的配套保障作用,合力抓好任务落实,让低空经济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三、审议《昆山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一)原则同意《昆山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由市发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意见,按程序发文实施。
(二)要紧抓绿色产业布局。密切关注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再改造和以节能绿色应用为导向的低碳化再改造两大企业转型需求,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前5强,全力招引一批带动力强的链主型企业及重大项目,积极开展新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全力打好招大引强、培优育强“组合拳”。
(三)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依托长三角国际低碳产业创新园区,加快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四)要加速企业低碳转型。加强统筹协调、政策宣贯和资源导入,前瞻开展碳足迹管理、绿电溯源、ESG认证等工作,积极推进绿色能源、绿色工厂、绿色建筑等示范项目建设,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四、审议《昆山市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一)原则同意《昆山市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由市发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意见,按程序发文实施。
(二)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主动学习、对接、服务、融入上海,探索更多经验做法,更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三)要加速推进产创融合。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G60科创走廊,深化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发展。
(四)要努力实现共建共享。畅通要素流通通道,完善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做好任务分解、定期调度和跟踪落实,逐步将一体化发展“红利”拓展至民生各领域。
五、审议《昆山市贯彻落实〈推进上海与苏州深化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安排〉方案》
(一)原则同意《昆山市贯彻落实〈推进上海与苏州深化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安排〉方案》。由市发改委根据会议讨论意见,按程序发文实施。
(二)要抢抓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家门口”的重大战略机遇,借助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等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上沟通争取、左右协同推进,以高水平一体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要深化区域合作。精心组织、认真谋划,力争在交通互联、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等方面取得新的合作成果。
(四)要勇于探索实践。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着力破解区域协同发展中堵点难点,加快形成更多制度化、常态化、清单化合作成果。
出席:陈丽艳 张 峰 施伟华 周继春 王 昊 钱许东 曹 阳 俞武军 史红亮 王跃飞 王 晔
列席:杨世伟 赵 越 洪椿裕 董勇伟 周元鹏 朱文琦 朱 明 黄 庆 孙 亮 徐瀚洋 朴仲辉 刘 磊 季伟杰
市法院汤海鹏 市纪委监委冷宇 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张岩、蔡秋荣 市委宣传部吴洁 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潘勇 市委政法委江涛 市发改委高豫立 市教育局王阳 市科技局蒋跃 市工信局徐康 市公安局张刚 市民政局王晗 市司法局潘成刚 市财政局(国资运行服务中心)夏明军、嵇敏旗 市人社局何智勇 市资源规划局时永刚 市住建局王卫东 市交通运输局姚志鸿 市水务局徐彬 市农业农村局计华明 市商务局熊伟 市文体广旅局吴连才 市卫健委周健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孙尚书 市应急管理局顾强 市数据局张谦 市市场监管局孙天舒 市医保局钱翌 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彭俊 供销总社王亮 昆山杜克中心赵越、刘磊 科创发展服务中心徐杰 综合指挥中心徐川 重点办董勇伟 外事办季伟杰 信用中心黄庆 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专班朴仲辉 工商联夏晔 海关林伟东 人行高芳 生态环境局陈薇 税务局龚莉芳 安全局陈亮 供电公司袁栋 邮政管理局江枫 气象局沈利洪 消防救援局严飞 创控集团张利民 城投集团葛华 交发集团尚庆宽 文商旅集团孙亮 水务集团潘志勇 乡村建设集团顾良 工研院唐杰 昆山开发区李斌 昆山高新区郁志华 花桥经济开发区岳俊 旅游度假区单俊炜 张浦镇张志灏 周市镇陈强 陆家镇王钊 巴城镇葛裕胜 千灯镇朱飞波 淀山湖镇杨梦霞 周庄镇杨波 锦溪镇钱玺
记录:沈诗琳
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整理
2024年12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